书接上回。
从马鞍山,一路南下。
直奔景德镇。
原本,早上我是这么计划的,可以不跳绳,不做俯卧撑了,而是去爬大青山,看看李白
后来一想,不合适。
喜欢的朋友可以去公众号搜索懂懂日记"
因为,我要去景德镇高铁站接人。
我按照原计划跳绳+俯卧撑,锻炼完以后,回房间,换衣服,把衣服送进洗衣房,然后洗澡、吃早餐,再去洗衣房拿着烘干的衣服,直接出发就行了。
人是白白的,衣服是香香的。
若是我自己去爬山呢?
下山后,也会换衣服,但是身上有汗味。
客人一上车,会觉得不爽。
安徽的高速也有江浙沪的感觉了,江浙沪的高速不管平时还是节假日,永远是密密麻麻,也可以启用自动驾驶,但是很容易龟速。
因为,它要保持安全的距离。
从而与前车间距有点大。
后面不断有车插进来,插的多了,就给插慢了。
还有一点,电车超过110的速度后,电耗非常高,从而路上的电车普遍设置100到110的巡航,遇到以后,车子往往会跟在后面跑,很烦人。
我虽然开的也是电车,但是我都是按照120的速度巡航。
电车+辅助驾驶,会导致高速越来越慢。
现在已经有这个趋势了。
若是我认真跑,上午11点就能到景德镇,贵宾们是下午2点40的高铁,我到早了没用,不如慢悠悠的跑,就当休闲娱乐了。
它跑它的,我玩我的。
听听歌,偶尔看看微信
路过池州。
往事如烟。
我第一次到九华山是2012年,当时是陪松行长去烧香,松行长现在很现代,当年是很迷信的,还给我科普怎么磕头,手心先是朝下再朝上,意思是佛祖给你的,你要虔诚的接住。
他当时有个执念。
想儿女双全。
但是呢,一直没有如愿。
池州有个读者,银行的,他叮嘱我不用买门票,他来安排。
他所谓的安排,我以为是打个电话
是他们的运钞车每天进出一次九华山,他想安排我们坐进运钞车里。
那不合适。
我们是想把车子开上去。
没办法,我这个读者也很年轻,刚参加工作没几年,跟我同龄人,不到30岁,能有什么权力?
能请我们吃顿饭,已经是很不错了。
当时,他讲了一个很炸裂的数据,是讲这些寺院多有钱,这些住持多有钱,银行的高端钻石客户,三分之一来自九华山。
你说数据是演绎的吧?
他在对应单位上班。
你说数据是真实的吧?
他也没看到,是内部传闻。
但是,有个细节,我觉得是真实的,因为他们会定期轮班押运,他说寺院里经常会有成捆的现金,例如十万、二十万,而且是匿名捐献的,往往出现在什么情况?就是赎罪系列,例如涉黑,涉贪,也或者是单纯的祈福,扔下就跑
我不知道这个读者是否依然关注我。
记得,前几年我写这些的时候,他还在文章下面回复过。
只是,把我装进运钞车。
他咋想的?
看来,没少干!
后来,我们用别的渠道把车子开上去了,昨天,亿万富婆说去江浙沪参了个团,我甚是诧异,江浙沪还需要跟团吗?我们怎么可以跟团呢?多LOW的事。
本质是恐惧。
要么,嫌麻烦。
还要订门票,订酒店
十几年前,球友聚餐,有球友说自己跟团去张家界,我都很诧异,国内需要跟团吗?张家界不是开车就去了吗?买张门票不就上去了吗?
他们恐惧。
最大的恐惧是觉得门票不好抢。
我跟亿万富姐讲,没有200块钱解决不了的事,例如我们去爬五岳,有些山压根就约不上门票,但是我们依然按照原先的节奏出发,我们坚信,只要我们想爬,就一定能上去,找保安不好使就找门口超市老板,找超市老板不好使就找附近的村民,总有人能把你送上去。
夜爬恒山时,传言那个保安是个变态,谁都不好使,给钱也不行。
我们一人准备了500块钱现金。
门票的N倍。
意思是凌晨两三点被抓到,直接给现金。
在去踩点的路上,我遇到了在旁边卖水的老头,老头卖的水全是山寨的,就是他捡的瓶子装的白开水,5块钱一瓶,我买了两瓶,我没要,我问晚上能来不?他告诉我,可以,告诉我怎么走
10块钱让我搞定。
九华山那次,我们是在山下遇到了下山进货的超市老板的三轮车,我们问有办法把车开上去不?我们自己买门票,他说跟着他就行了。
我们还要把车子停他门口。
他的意思是若是想听正经的讲解就去找个导游,从他这里买点水买点面包就可以了,意思意思就行了。
若是想听一些不一样的?就让他给讲解一下,给100块钱就行。
于是,我们让老板给讲的。
整个九华山的和尚一分为二。
一类是真修行。
一类就是职业。
真修行系列已经不再是人了,人性的东西越来越少,佛性的东西越来越多,已经不能用正常思维去框定他们了。
职业系列呢?
还是人。
人有的七情六欲,他们也有。
超市老板跟我们讲,九华山上最虔诚的群体是居士,至少行为是最规范的,心是最诚的,也是杂念最少的。
就是老百姓里,一心向佛又没有正式出家的群体。
我们跟老板相处的不错,记得我们还在他家推荐的客栈住了一晚,次日一大早我们就去爬了一段野山,山里的感觉太好了,就跟电影场景似的,太阳一出来,丁达尔效应,太神奇了。
据说,那些圆寂的肉身菩萨就是在这个区域坐缸的。
当时,我们一行三人。
还有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,跟着松行长做房产销售的,这个小伙不同于一般的房产销售,他是科班出身,学土木工程的,本科生,超级帅。
当时土木还跟我探讨了一个话题,腊肉。
让松行长把我们俩训斥了一番。
意思是,在如此神圣的道场,竟然有如此肮脏的推想?
佛学是佛学。
逻辑是逻辑。
这就如同有人传教,被传教的人问,信佛能娶妻生子吗?能杀生吗?
得到的答复都是NO。
被传教的人问,那长此以往,岂不是人没了,全是畜牲了?
返程路上,土木开车,我和松行长坐后排。
我们俩聊了一路。
松行长说,来祈福,没有太强烈的愿望,有,就接住,没有呢?也圆满,为什么这么理解呢?人生不能太圆满,不能事业有成,儿女双全,什么都很完美,那样的话,物极必反,凡事要讲究求缺。
给,我就接着。
感恩。
不给,我也有圆满感。
我问松行长如何看待大和尚是银行钻石客户的说法?
松行长认为,可能有,但是也是公户,只是放在某个人名下,不可能如此的普遍,最关键的一点,这些都是银行的隐私数据,普通人是不可能知道的。
可能是年龄有代沟,我觉得松行长对寺院对和尚还是很虔诚的,包括超市老板说有些和尚也不是那么虔诚,甚至可能会喝酒吃肉睡女人
松行长认为,即便真有,也不该说。
说了就会减少我们的福报。
在我的理解里呢?
正好相反。
我觉得佛教缺少现代性,属于OLD系列。
OLD系列的特点是什么?
信徒-中介-神。
例如神父就是中介。
例如和尚也是中介。
神父是上帝的代理人,和尚是佛祖的代理人
过去,基督徒怎么忏悔?
对着神父忏悔。
神父说原谅你了,就代表上帝原谅你了。
马丁路德出现后。
这一切都变了。
你是人,你不能当上帝,你可以辅助我与上帝对话,于是神父成了牧师,我与上帝之间是可以直接建立链接的,不需要任何人当中介。
同样的道理,我们与佛祖之间应该也是畅通无阻的。
不需要进寺院,不需要找和尚。
所以,佛教也需要现代化的改革,也需要马丁路德的出现,也需要去中介化,以后寺院是什么?寺院就是佛学院,不是磕头的地方,不是祈福的地方,是学习佛法的地方,是心灵修复的地方。
这是其一。
其二是什么?
老百姓的科学素养越来越高,那么对宗教的接纳度就越来越低,这个接纳度特指神学色彩的一些故事与概念,例如佛教里的轮回,基督教里的救赎与惩罚。
就是我们接受的逻辑教育决定了,我们潜意识里就会怀疑。
例如佛教协会说释永信会遭报应的。
你看下面评论。
多是调侃,意思是画了个圈诅咒你。
时代在进步,宗教也会进步
你有没有发现,40岁是个分界线。
40岁以上的人。
一信一疗程,国学、佛学、中医。
40岁以下的呢?
更多是现代性。
前段时间我看了篇文章,讲为什么烟草与酒精对人体有害而又经久不衰?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,人的这一生,总会伴随轻度抑郁,烟草与酒精就是治疗轻度抑郁的药物之一。
宗教,其实也起了这个作用。
疗愈价值。
但是,也需要适应时代。
做疗愈方向的调整,例如我们进藏路上遇到磕长头的,他们为什么如此的虔诚?因为他们不念书,没有理性思考,这种磕长头为什么在我们内地很难推广?因为我们从内心逻辑里就不信这些,磕了长头死了进天堂。
对不起,我们不要。
我们要的是当下爽就行。
现在,一些新宗教很流行,当然,有些未必叫宗教,例如颂钵,例如疗愈音乐或舞蹈,甚至是心理课程
这些新兴宗教的特点是什么?
把那些神呀鬼呀天堂与地狱慢慢淡化了,把核心倾向于了个体灵性成长,主题是爱、协作、贡献、诚信
这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?
恭喜你,回答正确!
核心是强调自我实现,而不是外在规范!
允许个性化。
不需要监督。
完全是从心出发。
说的具体一点,就是日常习惯,例如你翻开懂懂的朋友圈,每天都是固定的,早上六点发一句:有梦想睡不着,五点起床,六点上班。
在此同时,会在朋友圈发当天的文章。
8点左右发一组健身照片。
10点左右,发一句:MARK一下,收益创历史新高~
15点左右,发布当天的收盘数据。
晚上8点到9点发一句:下班了。
天天如此。
这就是一个人的宗教。
具体的体现就是日常习惯,其实还有一些隐性的没有展示,例如每天学习很多内容,每天分享很多,还有一些基调性的东西,例如只传播爱不传播恨,懂懂经常写的一句话是:在亲情友情爱情所有的关系中,仇恨都带不来和平。
我跟朋友谈一些事情的时候。
朋友总会反驳我,很多事知道,但是就是做不到。
你做不到就说明不知道。
你以为自己知道了,其实并不知道。
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什么?
就是做到才是知道。
例如不能闯红灯,背后的逻辑是概率学,是行为规范,是你敬畏概率,敬畏大自然,你是因为了解背后的运行规则才不去闯的,而不是因为对面有警察你才不闯。
赵德发老师行走过400多家寺院,写了一本书《双手合十》,左手代表欲望、世俗,右手代表圣洁、信仰,双手合十是什么意思?就是把人性的AB面揉合到一起,既承认矛盾又试图平衡。
我曾经问过赵老师两个问题:
第一,学佛的本质是什么?
赵老师的回答是,去人性,修佛性。
第二,如何评价和尚这个群体?
赵老师的回答是,既有,又有。
书中有个例子更有意思,有个小和尚还喜欢看A片
前段时间,LC76来沂水打卡小桂林,他刚从尼泊尔自驾回来,聊到了小喇嘛,我跟他讲,2010年,我走甘南草原,在那里遇到的小喇嘛在看《哈利波特》,把我震撼坏了,我草,竟然这么前卫?车友跟我讲,现在喇嘛们的魂魄都被抖音给勾走了,不愿意外出了,不愿意交流了,就想抱着手机刷抖音,他谈到了一个细节,因为抖音的存在,他们竟然认识这是LC7系,甚至认识ARB这个品牌。
抖音就是新时代的鸦片。
谁都戒不了。
我每天都刷好几个小时。
根本停不下来。
这是谁研究的?!
真牛逼。
这就是人性最薄弱的地方
前几天,我去青海与甘肃爬长城,我提到了一个细节,在一些偏远的小城里,早上既然有穿着瑜伽裤跑步的当地小姐姐,她们为什么会买这个裤子?
抖音+电商。
为什么全国市场越来越统一?
抖音就是全国统一教科书。
抖音+连锁品牌+支教+自驾,现在哪有什么世外桃源了?北极村比我们县城还热闹
松行长,现在还信这些吗?
自从没有那个执念后,貌似也没啥动静了,前面我徒步了五台山75公里,他问过我几次,难度如何之类的,貌似又燃起了什么。
那个跟我们一起去九华山的土木小帅哥后续发财了没?
后续很有意思。
前段时间我们还聊起了他。
已经失联N年了。
有些人,一见面,给人的感觉冷冷的,屌屌的。
这种人,往往是越接触感觉越好。
有些人呢?
一见面,给人的感觉热情有加。
这种人,越接触越减分。
这个小帅哥就是热情系列,一坐下吃饭,我和松行长什么都不用管,他去点菜,去买单,盘子碗他都负责刷
送礼物也大方。
我有个BOSE的蓝色耳机,好几千,2015年戴着去过东北,发过朋友圈。
就是他送我的见面礼。
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呢?
家里超级有钱。
上班只是娱乐。
身边女人没有不喜欢他的,包括我媳妇。
全是垂涎三尺系列。
我说的是真的
有次土木帅哥喝多了,让我和松行长送到医院去了,我媳妇在群里看到消息,接着就跑医院去了,要去照顾。
是真的喜欢。
后续,问题比较多的就是这些男女关系。
因为他吸引的多是有夫之妇。
多是富婆。
从而偶尔也会有一些小插曲,例如他会脚踏N只船,这些咱也理解,谁让帅气呢?
再后来,问题就稍微严重了一些。
他借了N多女人的钱。
我说的这些,其实本地朋友都知道,因为当年不仅仅女人喜欢,我们这些男人也喜欢,就是很少遇到这么好的小兄弟,用山东话来讲就是有眼力劲,完全不是20来岁人该有的成熟,的确是大户人家才有的,他不是我们沂水的,外地的,也从来没谈起过他的父母,从而我们默认为是家境殷实
导火索是钢琴老师找他撕逼要钱,还闹到了网上。
从而,他离开了沂水。
后续,就没跟踪了。
类似高开低走的年轻人,我身边出现过两个。
现在,搞线下培训的少了。
过去,各类培训圈里,这类人太多了,有小男生,有小女生,都有着超出他们年纪的财富值表现,例如住HOUSE或开宾利,一群人被收割,最典型的就是最近的那个多肉饱饱,多少网红被收割。
我现在警惕的范围有?
A,孤儿式的朋友,就是我们只认识他,不认识他的亲戚朋友。
B,没有痕迹的朋友,例如在网上没有线性的成长过程,冷不丁的很牛逼。
C,直觉,他不像有钱人的人。
其实,最近半年,我还接触了一个不像有钱人的人,已经有一群舔狗在身边了,不乏公务员,认识N多本地大佬,大概率也会跟别人说跟懂懂是老铁,跟着松行长的另外一个朋友来过我这里,当时我就跟松行长讲,这是个骗子,松行长说话很委婉,说,存疑。
有这么多舔狗,大概率是他晒过肌肉。
要么是钱,要么是权。
从而信徒无数。
我为什么觉得他是个骗子?
因为,他身上没有有钱人该有的气场以及品味,例如他说自己喜欢喝岩茶,自己带着,我不会泡茶,他自己泡,跟大家讲,这个岩茶是一个台湾大师去福建自己收的茶叶,自己炒的,一共炒了2斤,当时手工费就给了人家2万,所以这个茶叶不能用价格来衡量了
我在旁边听了都想笑,2008年我在青岛时,开卡宴的大哥跟我说了一样的话,不过当时是铁观音。
喝这些故事茶的,都是屌丝。
反正就是跟张瑞敏一起吃过饭,跟魏桥一家都是好兄弟,仿佛就是山东王,那这么牛逼的人,为什么还在沂水混圈子?人家是来投资的。
早晚会有一群傻逼被收割。
上一个说来投资的,混球馆圈子,球打的还不错,现在已经没影了,据说连姓都是假的,有人说换城市了,有人说进去了,写公众号的大姐,当时还是县里领导,都被他收割过。
他没收割我,因为加我微信,我拒绝了。
当时我开着老款路虎卫士,他跟我讲,他在香港经常见这个车
我压根就没接茬,我有开个开工厂有庄园的大哥早就提醒过,说这个南方人是骗子,当时是这个南方人最高光时刻,因为说要来沂水投资,招商系统的天天陪着。
球友里跟他组队打男双的,被他收割了五六万。
我推测,女球友也睡了不少。
我去女球友店里,总会遇到他。
据说,他请客吃饭,不去小店,要去五星酒店,还要给每个人一捧花,县城娘们,哪见过这阵势?!
写九华山,咋跑偏了,写到了这里?
是因为,我在路过九华山时,回想起曾经一起爬过九华山的朋友们,因为后来我爬过N次九华山,除了松行长,基本都渐行渐远了,有陨落的,有绝交的,有不联系的,这个小帅哥还是印象很深刻的。
球馆里,有个超级漂亮的大姐,所谓的大姐也是正当年,40岁不到。
颜值高,打的好。
绯闻也多。
开着奔驰还是宝马,给一个融资项目做业务员。
有个事很有意思。
当时,我另外一个球友在她那里存了30万,这30万是贷的款,目的是吃利息差,我跟这个球友讲,不该这么玩,但是球友不会听我的,因为有7厘的利息差,很可观。
这个存款的男球友是我师兄弟。
在体制内。
这个大姐姐怎么拿下他的?
他在群里说发烧了。
大姐姐接着去给送药
后来呢,有人跟大姐姐讲,懂懂是个很值得拿下的肥肉,于是她加了我,她根据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方案,例如有的人是老实男人,那么就嘘寒问暖,懂懂这样的老油条,则要反向钓,就是冷冷的,很高傲,让懂懂主动出击。
我还真的略有动心。
但是,我这个师兄弟起了关键作用。
他怕我真的把她拿下了。
他吃醋。
从而,他在里面不断的挑拨。
大姐姐把我删除了!
结果?
我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!
这个大姐姐出来的时候,要50岁+了
其实,不该干”这三个字,我也送过她,她反而觉得我不懂,我们是什么人?风险意识永远一流的人,他们是什么人?总觉得那个背书这个背书,绝对不会出问题。
这是认知问题。
这是咱骨子里的意识,我读初中时,我爹管油坊,上面一个经纪总是赊欠,赊欠归赊欠,给涨利息,我就跟我爹讲,万一他死了呢?
我爹就认为我胡说。
人好好的,咋可能会死呢?
他倒是没死,只是因为打架斗殴坐牢了
所以,借给朋友钱的时候,先问自己一句,若是他死了,这个钱还好要不?
你总觉得死离我们很遥远。
《中国好声音》一共才办了多少期?
你看看已经死了多少学员与导师了?